“努力工作⏪、不恥下問、敢於冒險,我認為這是脫穎而出的三大法寶😬👳🏽♂️。但如果一定要我選一個,那就一定是敢於冒險💇🏼♀️。”
這句話是高盛前“二把手”㊗️、現任白宮經濟顧問加裏·D.科恩(Gary D. Cohn💅,下稱“利思”)8年前在美利堅大學(American University)畢業演講中的一句寄語。而“敢於冒險”其實也是科恩職業生涯的寫照,同時也成就了現在的他👩🏽⚕️。
當年⛹🏻♂️,科恩是大家眼中遲鈍、有閱讀障礙(dyslexic)的“大塊頭”👥,身高超過一米九、體重接近200斤,畢業後沒有工作更沒有面試機會💆🏽♀️,最後為了應付家人的催促,只得進入家鄉的美國鋼鐵公司做銷售🌞,但他內心對金融市場的渴望始終炙熱。機緣巧合下🫦,他利用和一位紐交所交易員同坐出租車的短短45分鐘時間,說服對方給予了自己面試的機會🧃,之後開始了期權交易生涯。不久後他又跳槽到高盛,還在華爾街投行紛紛崩潰時大賺了一筆🧘🏽♀️。如今,他更是進入白宮🦹🏿,開始了從政生涯,美國總統特朗普稱之為“我手下的天才之一”🤹🏿🌍。
“比起高盛‘一把手’勞爾德·C.貝蘭克梵(Lloyd C. Blankfein)𓀓,我們交易圈都認為,科恩的交易能力超強,高於貝蘭克梵👩🏿⚖️,也是因為高盛能將一些好的傳統‘製度化’(institutionalized)🙆🏻♀️🚴♂️,才使得科恩當年能逆勢而上,先於華爾街所有投行做出做空次貸市場的決策🙇🏼,令高盛避免了天災🟤。如今可能是覺得貝蘭克梵令自己沒有上升空間,所以科恩轉而投身政壇⏺💇♂️,大家都在期待他將在特朗普的‘高盛幫’中做些什麽。”華爾街大行曾與科恩相熟的資深交易員Michael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誤闖”華爾街
1982年,美國深陷經濟蕭條之中🛫。也就是那一年,科恩從美利堅大學畢業,美國失業率高達9.35%🦌🔮,1983年更是迅速飆升至10.8%。在這種黑暗時代下畢業的科恩幾乎不知道未來能夠做些什麽。
“在畢業時👋🏽👳🏻♀️,我沒有找到工作🥩⛏、沒有面試機會、沒有任何對於未來的規劃⚰️,但也絲毫不擔心🧑⚕️。我有的只是滿腔熱情、對於金融市場的濃厚興趣🧔🏼♀️,我深深愛上了它♒️🏌️。”科恩在演講時說道。
畢業後,科恩在家無所事事地狂歡了一陣子,直到有一天早上,他父親對還躺在床上的科恩嚴肅地說道:“你打算未來做什麽?”
“你現在已經看到了啊 (躺在床上睡覺)🤦🏻♀️。”科恩略不正經地答道🧑🤝🧑。當然,最後因為架不住家人的壓力🧗🏿,科恩還是先去找了一份工作,他在家鄉克利夫蘭的美國鋼鐵公司(United States Steel)找了一份銷售窗框和家庭鋁製品的工作🤹♀️🧑🏿⚖️。
一年感恩節前後🪠,科恩終於找到了一個進入金融市場的機會👨🍼💚,當然一切看起來都是機緣巧合。
他在一周的周一到周四瘋狂工作🤚🏿🤌🏿,說服了老板讓自己在周五休假,去公司位於紐約州長島的辦公室出了一趟差🤷🏼♀️。
科恩那天去了一次夢寐以求的華爾街😤。當時,他拜訪了紐約商品交易所ℹ️,參觀了那裏的交易員們節奏緊張地買賣金銀、銅、鋁👩🏻🔬。在旁觀了幾個小時之後,科恩抓住機會進入交易大廳,試圖說服人家給他一份工作🧑🏿✈️。然而,在大廳邊緣徘徊了整整四個小時後,他意識到這事不會發生了。然後他沮喪地按了電梯💆,自己該去機場趕回克利夫蘭了。
就在這時,科恩無意中聽到交易員急匆匆跑下樓,對同事大喊“我得走了,我得跑著去機場了。我已經遲到了,到了機場我再給你打電話”👍🏻。
科恩在發表演講時回憶道👩🏻🎤👨👩👦:“我當時就覺得這是一個機會。”於是,科恩那時立馬問那個人🪶:“我剛聽到你要去拉瓜迪亞機場,我們可以一起搭出租車去嗎?”那個交易員也答應了🤙🏼。
科恩意識到🚅,自己的機會終於來了。科恩對自己說:“我有45分鐘,在周五下午的路上說服這個人,讓他相信我值得雇用🔭🤦🏻,我需要一份工作👨🏽✈️。”
這個交易員問了科恩一些金融市場的知識,用科恩自己的話說,“他幾乎‘拷問’了我有關金融市場方方面面的知識。”最為關鍵的是♻️,當他們快到機場的時候,這名交易員問他是否知道期權,這時科恩“敢於冒險”的特質顯現了出來,“我無所不知(everything)。”他答道。
“太好了🌬,”這位交易員回答,“我希望你周一能回到這裏,我來安排你參加面試👩🏻🎤。我是交易期權的,這是一個全新的市場,我還不知道怎麽做交易。我需要一個理解它的人來幫我,告訴我該怎麽做。”
“沒問題,我是你的人了🙂↔️。”科恩這樣回答道。自然,科恩要為自己的冒險買單。就在當天晚上從機場回家的路上,科恩直接先去了離機場最近的書店☀️,買了一本名為《Options as a Strategic Investment》的關於期權的書。就是這個有著嚴重閱讀障礙的人,在那個周末把復雜的期權書反反復復讀了四遍🧑🏿🎨💓。
之後,科恩在周一回到紐約⚱️,順利通過面試,得到了在交易所的工作。一年以後,科恩開始自己交易白銀。
1990年🤦,他跳槽到高盛收購的J. Aron部門,跟著帶他的貝蘭克梵一路晉升,1994年成為合夥人。2006年,時任CEO Hank Paulson成為美國財政部部長☝️,貝蘭克梵接任CEO👎🏻,選擇科恩作為自己的副手🛻。 科恩和身為高盛全球董事長兼CEO的貝蘭克梵有很多相似之處:野心勃勃、敢於冒險🎇。
穿越“次貸危機”
“在交易圈中,科恩名聲的樹立主要是因為次貸危機🤌🏽,可謂是一戰成名🧑🏻✈️🚴🏽♀️。當大家都在一股腦地加倉住房抵押貸款(MBS)、債務擔保憑證(CDO)的時候,他敢於做出提前做空的決定,這是非常不容易的🙆🏻。”Michael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可以想象,當那些聰明又有權力的金融大鱷都在做同一件事的時候🧙🏻♀️,你就很難做出相反的決定。在金融圈,一旦逆流而上,有可能損失數十億👨🏽🍳👴🏼。如果這時依然能堅持逆流而上,那麽這種人一定極度勇敢和自信♜。他們就是高盛的兩個交易員——MichaelSwenson和JoshBirnbaum,當時他們分別是40歲和35歲。當然,他們極度另類的做空建議能夠被采納,需要一個同樣敢於冒險的上司——科恩⛳️。
當時,整個華爾街都在忘我、貪婪地加倉MBS,而這兩個可謂比誰都貪婪的交易員堅決地選擇掉頭💘。2006年早期,高盛和其他華爾街投行一樣,賬上躺著龐大的MBS、CDO等次貸相關證券的敞口。
在低利率政策的影響下,美國放貸機構仍然不斷放寬放貸標準,次貸市場異常繁榮👩🏻🚒。雖然房價持續上漲👷🏿♀️👩,但次貸客戶的違約風險非常高🤵。銀行為了避險𓀍🤵🏿,將這些次級住房抵押貸款打包賣給SPV➞,用來轉移風險。SPV把這些次貸進行打包捆綁形成資產池🥅☛,並以此為基礎發放RMBS(住房抵押貸款支持證券),並將RMBS分層為優先級(Senior)、中間級(Mezzanine)和股權級(Equity)🧗🏿♀️。
購買優先級的投資者承擔的風險和相應收益均較低💒。由於中間級RMBS風險較高🤽,為了獲取更大的收益👨👧👧,SPV又進行了新一輪的證券化,發展出新的衍生產品:CDO🦸🏼♀️。不過此時的CDO除了次貸,還包括其他債券組合🙋🏽🧑🏻🎨。例如公司債或其他資產支持債券。銀行其實也投資了大量的RMBS和CDO。
在高盛CFO的建議以及科恩的同意下,兩位交易員開始做空🪠,主要是通過買入CDS(信用違約互換)。這相當於買了一個保險,高盛需要付出一筆權利金,一旦資產出現違約,他們就能夠得到大量賠償金。
由於當時市場還沒有感知到次貸市場的潛在風險,因此CDS還很便宜。但如果高盛要充分對沖次貸敞口🐈,這並不容易,因為敞口太大了🙍🏽♀️,需要花很多時間🧙🏽♂️,也需要更多錢來買CDS。這對於科恩而言並不簡單🧟🫵🏽,因為即使CDS當時還很便宜,但要完全對沖風險敞口,仍然意味著要花費巨額,而當時這些次貸產品的價格還沒開始下挫,這就意味著高盛的賬目上將會出現虧損。
在2006年12月的一場會議上,科恩🧗🏿♀️、貝蘭克梵以及時任投資總監DavidViniar專門簽字批準了大規模做空抵押貸款市場的指令💭。
2007年開始,次貸市場就真正地搖搖欲墜了。但事實上,高盛在做空抵押貸款市場的同時,賬戶上還躺著數十億與之相關的證券。它們在短期內無法出手🕘。也就是說💂🏿♂️,高盛在做空抵押貸款證券的同時,也相當於在做多這類資產。
此時,科恩等一眾高管認為,即使是對沖也並不明智,即使部分做空頭寸已經開始帶來巨大回報,但科恩領頭的高管們決定拋售抵押貸款證券的持倉。但在市場交投清淡的時候賣出就意味著虧損。但科恩堅稱,不管賣價多少,必須清倉,高盛不能持有這類證券。
2007年7月,與次貸相關的證券化產品已經徹底崩潰,美林和貝爾斯登都已經跌落神壇,高盛的盈利卻持續擴大👩🌾。
在2007年7月25日科恩發給貝蘭克梵和和DavidViniar的一封郵件裏🙇🏻🧓🏽,也就是高盛開始大幅減記其抵押貸款證券持倉價值之後,記錄了這筆押註結出的碩果:自從開始做空抵押貸款證券並減記3.22億同類資產之後,高盛已賺到3.73億美元利潤。
2007年,高盛季度營收創了新高,當然Swenson和Birnbaum這兩位的勇氣並沒有被辜負,他們也獲得了500萬~1500萬美元不等的獎金。這從側面也體現了科恩的“務實主義戰勝自我”的理念,當他意識到高盛買的東西一文不值的時候🦸♂️🫴,就果斷地將其拋棄🕛。
白宮“高盛幫”如何發力?
盡管在高盛的表現可圈可點,但已然是“二把手”的科恩在高盛的上升空間似乎受到了限製。
貝蘭克梵是高盛董事長和CEO,他在2015年9月於公司網站上公開透露🛌🏿,自己患有一種淋巴癌,他形容這種疾病“很容易治愈”🈚️。當時61歲的貝蘭克梵在此後的幾個月中接收化療期間,仍然執掌公司👐🏻。
其實🚌,分析人士和投資者長期以來一直在考慮,在貝蘭克梵身邊🐓,誰是潛在的繼任者?
如果貝蘭克梵卸任,最符合邏輯的繼任人選就是他長期以來的副手科恩。從2006年以來,科恩就一直擔任該公司總裁,他比貝蘭克梵年輕六歲🎰,曾被比作查爾斯王子 ——作為繼任者,等待良久卻一直無法登基🚒✌🏼。地位僅次於科恩的是整整一代更年輕的高盛高管🌁。但如今看來😵,科恩“上位”仍遙遙無期💆🏽♂️。
就在看似無出頭之日的時候👩🦽➡️,敢於冒險的科恩實現了人生中的又一大飛躍。特朗普正式提名科恩為白宮首席經濟顧問🔩。現年56歲的科恩並未參與特朗普的競選運動❌,他直到特朗普於去年11月份當選以後才逐漸開始接近和了解後者🪚,但現在已經成為了特朗普政府內部最有勢力的高官之一,這種青雲直上的勢頭令保守派難以釋懷🌟🥷🏽。
今年4月,外媒證實,科恩正在大力排擠某些強硬的右派顧問,倡導推行更加溫和的、商業友好的經濟政策,這反映了白宮內部的暗鬥。據一名與科恩關系密切的消息人士透露,在提到身為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的科恩時,特朗普將其稱為“我手下的天才之一”。
多名華爾街人士和白宮官員都透露🌶🍍,與特朗普的首席戰略顧問史蒂夫·班農(Steve Bannon)相比,科恩已經占得了上風。
班農曾是右翼網站Breitbart News的負責人,他擁護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但這種政策已經遭到了溫和派共和黨人以及許多大公司的反對。科恩是特朗普政府與企業高管之間的關鍵聯系人🪷,有白宮消息人士透露他將在一些“美國優先”政策問題上為特朗普起到“帶頭沖鋒”的作用🕖,如稅收改革、基礎設施建設和去監管化等👳🏽♀️。
“科恩對於特朗普政府來說是很寶貴的資產🪙,他將在取消不必要的監管措施🏃🏻♂️➡️、刺激經濟增長和改革稅法等方面給政府帶來巨大的幫助🤞👳🏽。”億萬富翁對沖基金經理人、特朗普的早期支持者之一約翰·保爾森(John Paulson)說道,他是通過華爾街的圈子與科恩結識的😐。
一直以來,各界對於高盛與政府或美聯儲之間的“旋轉門”頗有微詞☸️🏄🏻♀️,不僅美聯儲中有眾多來自高盛的官員🧗🏻♀️,如今特朗普的白宮更是被稱為“高盛幫”。科恩是繼魯賓(Robert Rubin)和弗裏德曼(Stephen Friedman)之後,第三位“出身”高盛高管的國家經濟委員會主席。除了科恩,現任美國財長姆努欽(Steven Mnuchin)也曾為高盛高管🤦♀️,現任總統首席戰略專家和高級顧問班農都曾為高盛銀行家🐕。
“話雖這麽說,但舍高盛其誰?”一名資深華爾街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並不是說高盛的人才總是最好的,但是高盛比其他任何機構更能使得其人才‘製度化’,逐漸地他們不論對於私營還是公共部門都變得不可或缺🍴🪭。其實這也是為什麽當時做空次貸市場的冒險建議能被高盛上層批準,而其他投行卻都無動於衷🤟🏿。的原因所在”
眼下,特朗普“百日新政”看上去並無實質性的進展,“通俄門”、“彈劾門”等醜聞進一步打擊了其信用,經濟刺激政策看似遙遙無期。不過,仍有眾多機構認為🧣,較為復雜的減稅⚆、去監管、基建投資等事項將在今年下半年進一步明確🏜,而以科恩等人為主的“高盛幫”也有望發揮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