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預期政府出臺新措施推動經濟獲得動力的投機性買入是推動中國牛市的原因之一。
參考消息網4月14日報道 英媒稱,中國股市13日上漲至7年高點。同時,中國貿易數據疲軟🧍♂️,加劇了對北京進一步出臺經濟刺激措施的期待。
據路透社4月13日報道,當日上證綜合指數收報4121.72點,漲幅為2.17%👨🏻🚀。香港恒生指數收漲2.73%🚴♀️,由於內地投資者尋求低價股,資金流向香港,恒生指數實現八連陽。
英國IG指數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克裏斯·韋斯頓在投資報告中寫道🤜🏿:“股市一再向我們證明🤧,經濟不強勁也能實現肆無忌憚的上漲。事實上,表現出脆弱性的經濟往往會有超常的表現👧,特別是當央行采取寬松立場時。”
預期政府出臺新措施推動經濟獲得動力的投機性買入是推動中國牛市的原因之一🎁。預計定於15日公布的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數據會顯示7.0%的增長。
華寶信托駐上海經濟學家聶文說:“未來需要更多刺激措施🎮。”
13日🚰,北京一家證券公司營業部,股民在關註股市行情。(資料圖片)
【延伸閱讀】中國散戶“炒股熱”燒至香港 股市泡沫引擔憂
中國日報網4月14日電(信蓮)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14日報道🔝,近一段時間以來,伴隨著中國內地股市的水漲船高,香港股市相對的低估值令港股成為了眾多中國散戶投資者們聚集的“新窪地”。然而📚,在“炒股熱”燒到香港的同時🪪,許多人也開始對本輪股市上漲中的泡沫跡象產生擔憂✬。以下為文章摘編:
孫樹明簡直抑製不住自己的喜悅。在香港聯交所(SEHK)大廳👶🏻🦚,對著一大堆按著快門的攝影師,他一手高舉一杯香檳,另一只手則豎起大拇指,滿面笑容🎬。孫樹明經營的券商廣發證券(GF Securities)的股票上周五早上掛牌上市後瞬間飆漲了40%。
廣發證券選擇了一個絕佳的上市時機——香港股市成交數據在這一周剛剛創下新紀錄。中國內地投資者突如其來的數十億美元資金,將香港股市推高至7年多來的最高水平,也讓聯交所的成交量打破了過去的一切紀錄🪺。
上周四,香港股市成交金額達到倫敦⛳️、法蘭克福和巴黎總和的兩倍多。湧入這座城市的資金如此之多,以至於香港貨幣當局不得不入市幹預,以捍衛港幣盯住美元的聯系匯率製。
廣發證券這樣的券商是這一輪飆漲的最大受益者。海通證券(Haitong)僅一周之內上漲了近40%。中國最大券商中信證券(Citic Securities)則上漲了四分之一🩵。香港股市運營商——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Hong Kong Exchanges & Clearing👩🏻🏭,簡稱港交所)的市值上升了三分之一,至360億美元,成為全球最大交易所👷🏼♂️🧆。
上周股市的飆漲狂潮可能只是一個開端,因為中國散戶投資者眼下只不過是在向國際市場發起第一次進軍。他們也從境內帶來了點兒東西——炒股熱。
33歲的李勝男(音譯)是上海一家消費品企業的銷售助理,她不久前打電話給朋友尋求投資建議。她想知道是否該用自己的公寓做出一筆抵押貸款,用這筆資金來投資中國紅火的股票市場。
“我之前從來沒有炒過股👨🏻🦽➡️🟨,但3月以來,我的朋友和同事似乎都賺到了錢🤖,所以我坐不住了,”她說🙋🏼。
在股市多年表現慘淡後,如今中國人對股市的信心卻聲勢浩大地回歸了。儲戶從房產🐒、存款和理財產品中置換出數千億美元的資金,希望在股市中賺一筆快錢8️⃣。
去年7月開始的一波反彈行情🥨,上周五將上證指數推高至2008年初以來從未出現過的4000點以上🦹🏼♂️。過去6個月,股市已經上漲了68%👨🏻🌾。“在中國儲戶的心中🚰🦹🏽♂️,股市已經作為一股真正的力量卷土重來,”澳洲西太平洋銀行(Westpac Bank)在一份簡報中寫道👨🚀。
然而⚂,泡沫的跡象正在顯現。中國主要證券結算機構的最新數據表明✊🏼,僅3月投資者就新開逾480萬個股票交易賬戶👨🏿🦳, 4月的頭兩天新開賬戶數達到近100萬。這些賬戶基本上代表了像李勝男這樣首次進入股市的投資者。
融資余額(券商借錢給投資者炒股)的激增,也暗示市場存在非理性繁榮。上周三滬深兩市融資余額總計超過1.5萬億元人民幣,是6個月前的2.5倍🚷🧘♀️。
“我們看到很多不懂股票,也不懂如何判斷風險的人匆忙入市,”深圳對沖基金公司上善若水資產管理公司(Front Sea Asset Management)的投資總監侯安揚說🌚,“我們對此深感憂慮,但卻無能為力♝。每一次投資周期都是如此。受傷的總是小投資者。”
上一個市場周期讓散戶投資者格外受傷🔪。2007年10月,上證綜指飆漲至6124點👥,創下歷史新高。在截至那個月的一年裏👂🏻,上證綜指上漲了兩倍多👏🏼。在之後的一年之內,該指數又暴跌至近1800點。接下來的7年散戶投資者都在自行療傷🎚。
這一輪反彈的背景截然不同🤜🏽。2014年是中國經濟24年來增長最慢的一年💇🏼♂️,但投資者依然找到了購買中國股票的理由:滬股估值遠低於美國、歐洲和日本🚣🏼♂️。
然而現在這筆買賣似乎不那麽劃算了。由國有銀行和能源企業主導的上證綜指股票目前預期市盈率約為15倍,比去年夏天的7.5倍翻了一倍。
目前估值泡沫更大的股票出現在中國蓬勃發展的科技行業。北京方面推動經濟由濃煙滾滾的傳統工業向創新和服務業的轉變,讓投資者確信科技企業的增長是板上釘釘的。中國與納斯達克(Nasdaq)類似的初創企業板塊——中國創業板(ChiNext)如今的預期市盈率是49倍,比納斯達克的21倍高出一倍多。據彭博(Bloomberg)調查,中國股市估值比美國互聯網泡沫頂峰時期的估值還要高🧎♀️。
技術只是幾種流行的股票“概念”——券商用於激起投資者興趣的投資主題——中的一個。
其他人則密切關註“一帶一路”之類的政府政策倡議。“一帶一路”是中國政府的宏大計劃💣,通過為整個亞洲的基礎設施投資提供資金🚣🏼♂️,促進外國對中國工業產出的需求🫱🏻🥕。“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及基於陸上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有望為中國的鐵路機車製造商、港口運營商以及發電商帶來生意。
另一個流行的主題是國有企業改革,國企主導著金融🧑🏼🌾、能源以及電信業,但是它們的回報率遠低於對手私營企業🏩𓀍。
兩家國有鐵路機車製造商——中國南車(CSR Corp)和中國北車(CNR Corp),同時成了這兩個概念的寵兒。進入2015年以來📏🚝,這兩家企業在上海證交所的股票價格上漲了逾兩倍,如今的市盈率超過50倍。
盡管出現了泡沫跡象,但分析師和投資者預計中國股市至少在短期內還將繼續上漲。他們還把銀行股等估值仍然與全球同類股票相當的大盤股,與投機驅動的科技股區分開👏🏻。
“一些股票的估值肯定是不合理的,但是如果你看看資產配置🐧,股市收益率仍然高於債券以及房地產🏄,所以我認為此輪上漲還將繼續🤵🏽♂️,”供職於上海某排名前5的券商的一名股票交易員稱。此種信心還源於致力於支撐起經濟的央行政策。去年11月以來,中國央行(PBoC)已經兩次下調基準利率,並且下調了存款準備金率。
這樣的寬松政策令人不禁將現在的中國股市與2010年和2011年的美國股市相比,當時盡管實體經濟仍然低迷,但寬松的頭寸促使美國股市大漲。
上周🧛🏽♀️,中國股市的熱度終於傳導到境外了🏅。市場老手稱內地投資者只不過轉戰更便宜的市場了,畢竟內地股票對港股的溢價已達到35%。“中國這只壓力鍋已經匯聚了不少壓力,”匯豐(HSBC)對沖基金銷售主管蒂姆•弗蘭克斯(Tim Franks)稱🍤,“這是將那部分壓力從系統中釋放出來的一種方式🍋🟩。”
有人看到了北京那只“有形之手”在行動的跡象。上周,新華社旗下《中國證券報》刊登了一篇以《走💩!買港股去!》為標題的文章,稱促使上周成交量猛增的是證監會允許公募基金借道滬港通投資香港市場的決定🙆♂️。去年11月啟動的所謂“滬港通”交易計劃🧏🏻♂️,使得內地現金進入香港成為可能💁🏻♀️。該計劃讓國際資金能夠自由得多地投資滬市,也讓內地投資者首次得以投資香港股市🩺。
直到上周前🪂,內地投資者大多選擇不進入香港股市,而是把註意力放在滬深兩市。但是上周三🚴🏽♀️,香港公共假期結束後開市的第一天,港股通105億元每日額度首次用完🐅。周四也出現了同樣的情況🤤,港交所日成交金額被推高至370億美元——是去年每日平均成交金額的4倍以上。
“這幾天幾乎所有股票都在上漲,我交易的時候甚至不用怎麽思考,”一家主要資產管理公司駐香港的一名交易員稱🤨,“我們的好時候到了。”
現在的問題是,這是曇花一現還是新時代的開始。香港交易所的高管已經在談論上調每日額度以讓內地更多的資金流入港市的問題了⚾️🧑。“有的是時間,有的是機會🉐,有的是錢賺,”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Charles Li)稱🎽🤗,“狂歡還將繼續。”
【延伸閱讀】中國股市持續“狂歡” 外媒:散戶押註政府支撐市場
參考消息網4月13日報道 外媒稱,盡管新公布數據顯示3月份中國出口增長未達到預期,大中華區股市的買入狂歡還是進入了第二周。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13日報道,今年本已上漲四分之一的上證綜指開盤頭一個小時內再次上漲了1.1%🍼。而影響力較小的深證綜指則攀升0.8%,從而將該指數在2015年的漲幅推升至53%🤕🧑🧒🧒,這一漲幅比全球表現第二的委內瑞拉股市高了逾10個百分點。
香港股市的漲幅則溫和一些:在經“滬港通”流入的中國內地資金的推動下🧺,繼上周躍升7.9%之後,恒生指數又上漲了0.4%。所謂滬港通🌪,是一種能讓中國內地投資者購買香港股票的機製。
最近,由於散戶押註中國政府將以刺激性舉措支撐市場👙,中國股市的熱度一直居高不下🤵♀️,日成交量處於創紀錄水平。與暴漲的股市伴隨的,卻是實體經濟的放緩🦋,而最新發布的數據令兩者間的反差表現得更加明顯。
根據彭博新聞社的調查,以美元計算📟🤞🏼,3月份中國出口額同比下跌了15%,遠低於預期的增長9%。進口則下跌12.7%,也低於預期的下跌10%👨🏼🏭。上述情況導致3月份月度貿易順差只有31億美元🔄,遠低於400億美元的經濟學家預期。
蘇格蘭皇家銀行經濟學家高路易表示:“3月份(中國)出口的下滑🤱,令我們對全球需求狀況的擔憂愈發突出。”
澳新銀行經濟學家稱這些數據“很糟糕”🎬🤿。他們預計💊,即將公布的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數據,將顯示中國經濟增速低於中國政府設置的“7%左右”的目標。
他們表示🐣:“由於今年頭兩個月的實際經濟活動數據非常疲軟,我們預計第一季度GDP年化增長率只有6.9%🍋。不過我們認為♙,由於投資的季節性恢復及政府出臺支持增長的政策🤷🏽♀️,今後幾個月中國經濟增長勢頭將持續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