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考消息】俄報:中國過去一周改變國際金融格局 削弱美壟斷

    發布者🫸🏿:陳濤發布時間:2015-03-25瀏覽次數:27

    核心提示:美元統治地位以及盎格魯-撒克遜人對世界金融體系的壟斷受到嚴重削弱。
    參考消息網3月25日報道 外媒稱👨‍👦‍👦,美元統治地位以及盎格魯-撒克遜人對世界金融體系的壟斷受到嚴重削弱。
    據俄羅斯《觀點報》網站3月23日報道👰‍♀️💞,過去一周,國際金融領域發生了兩件大事🐄♈️。乍一看,它們彼此毫無關聯。但僅僅是乍一看。
    在談論這兩件事之前🙍🏻‍♂️,需要先介紹事情發生的背景。
    一連數月🙅‍♂️🥎,媒體都在炒作,稱俄羅斯可能會被踢出西方銀行支付系統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SWIFT)🥮。如今,世界上絕大多數金融交易都是通過該系統進行。
    美國向俄施壓的結果是,中國加快了在2015年年底前啟動類似支付系統的步伐。
    據路透社報道,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可能於今年9月或10月啟動。這樣一來,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最大障礙將被清除。通過節約交易成本和支付時間,這將大幅促進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
    人民幣正日益成為美元之外的替代選擇,但建立CIPS的主要結果是為另一種全球金融體系奠定基礎。美國把俄羅斯逐出金融界的做法將會行不通,而且華盛頓還將失去對全球金融體系的主導地位。
    中國將在2015年年底前打造循環支付和交易體系。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貨幣發行中心👴🏻⚰️。該中心已然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被稱為世界銀行之外的替代選項。
    盡管美國反對🙎🏻,但歐洲國家紛紛投奔亞投行👩‍🦳。英國《金融時報》援引外交消息人士的話報道說🥝,法國♣️𓀆、德國和意大利近日同意加入該行。據美國媒體報道,這極大地改變了中美在對亞洲經貿規則製定權日益激烈的爭奪戰中的力量對比。
    亞投行於2014年10月在中國倡導下啟動籌建工作。該行旨在為亞太地區的基礎設施項目融資。四個多月後🚣‍♂️,英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宣布加入亞投行🤜🏻。
    這意味著既然無法忽視,那麽最好合作👴🏿。英國不光是美國的親密盟友𓀒。它還是大腦🟨,而美國是軀幹🕵️‍♂️😻。現代金融體系的大腦今天認為🎩🧊,有必要加入自身壟斷項目之外的替代項目🧘🏼‍♀️。
    現在回到我們開篇提到的兩件大事。一是2015年3月20日,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白俄羅斯商討了“何時過渡到統一貨幣”等問題。
    就在數月前,實行統一貨幣的日期還被定在2025年🤷🏽,現在這個議程提前了十年🖥👨🏻‍🎓。為什麽👱‍♀️?中國夥伴已設立發行中心,馬上就要啟動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而俄白哈要在新規則下開展工作,使用一種貨幣肯定要比三種或更多貨幣方便得多。
    第二件大事是世界黃金定價機製發生了變化👨🏻‍🍳。專家認為🏄🏿‍♀️,定價機製的變化將不僅僅是技術的改革🕺🏼,而且將成為黃金史上真正的轉折點。
    四大銀行參與的倫敦黃金定盤價容易被操縱,取而代之的倫敦金銀市場協會(LBMA)黃金價格是一個拍賣過程,它將實現最大程度的透明,且參與者數量眾多🧘🏼‍♂️。
    盎格魯-撒克遜人當然不準備打破自身對金融體系的壟斷🍒。英國人不過是讓中資銀行參與黃金定價。這是對英國加入亞投行以及未來加入中國支付系統的回報。
    克爾國際貿易公司總裁凱文·克爾說💥:“專家預計🫄,新機製啟動後,中國在黃金定價中的作用將大大提升💂🏻‍♀️。”
    上述兩件大事是真正的跡象🔡,表明美元統治地位以及盎格魯-撒克遜人對世界金融體系的壟斷受到嚴重削弱📖。

      【延伸閱讀】外媒👃🏿:中國推高人民幣對美元匯率 阻止資金外流
    參考消息網3月22日報道 外媒稱,3月20日,中國央行的幹預措施使人民幣匯率出現了創紀錄的單周最大漲幅。政府謀求防止最近的貨幣疲軟影響到外界對中國經濟的信心以及引發資本外逃。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20日報道🧑🏻‍⚖️,中國人民銀行的幹預措施無法直接得到證實🏌🏼‍♂️,但交易商懷疑該行近幾周利用該國3.8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支持人民幣🧎‍♂️‍➡️。
    人民幣在2014年貶值了2.5%,是自政府2005年取消匯率嚴格盯住美元之後首次出現年度大幅貶值。美元在全球走強以及中國央行實施了貨幣寬松政策是人民幣貶值的主要原因。
    人民幣在2015年年初繼續貶值,本月3日達到6.2763元兌1美元,是28個月以來的最低點。不過,人民幣本周升值0.9%,報收於6.2062元兌1美元,可謂大幅波動。20日盤中一度升至6.1805元兌1美元👨‍👩‍👦‍👦👨🏿‍🎤,是3個月以來的最高點⛱🧟‍♀️,午盤略有下降。
    上海一家中等規模銀行的交易員說:“中國人民銀行不希望外界對人民幣疲軟的預期過強👱🏽‍♀️。這樣對經濟沒有好處。所以👨🏽,他們想保證人民幣相對穩定🫖🧘‍♂️。”
    分析人士說🙎‍♂️,如果人民幣貶值預期太強,可能會導致中國近幾個月出現的適度資本外流變成全面資本外逃🐕。
    歐元對美元匯率略有反彈,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人民幣本周的升值現象。人民幣2014年和今年年初的貶值勢頭大致追隨了歐元和日元的跌勢,但人民幣貶值的幅度要小得多👩‍🦰。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20日報道,人民幣創下了七年多來行情最好的一周,因為北京幹預市場,以推高人民幣,並挫敗那些認定人民幣將隨著經濟降溫而貶值的投資者。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一周來上漲了0.9%,這對於去年全年對美元貶值2.5%的人民幣而言是大漲🍌,且是20年來人民幣第三次創下如此大的漲幅👨‍❤️‍💋‍👨。
    這次突然升值起到了提醒作用↪️,提醒人們北京仍牢牢地控製著人民幣🧴🤞🏽,而且將不會允許出現大幅貶值或單向投機♠️🙅‍♀️。隨著人民幣變得疲軟,今年資金一直流出中國😄。人們擔憂,人民幣進一步貶值可能加劇這一趨勢,並破壞已經比較脆弱的金融系統的穩定性。一位經濟學家認為:“顯然,央行不希望市場形成對人民幣的單向預期🫵🏼,它希望產生更多的雙向浮動。”
    人民幣最近升值釋放信號✹,表明中國也許並不急於加入全球那些采取行動令其貨幣貶值以試圖促進出口的央行之列👓➡️。而投機者造成的貨幣反復波動將威脅到中國試圖讓人民幣成為全球性貨幣的努力🍒。
    突然的幹預行動是對去年的逆轉👨🏻‍🔬。去年中國央行操縱了一波出乎意料的人民幣貶值浪潮🧑🏼‍🎄,迫使數以十億美元計的資金松綁🧁🫶,這些資金作出了高杠桿押註,押在人民幣升值上9️⃣。當時,北京擔心海外資金過多湧入其經濟,導致資產升值🛒✋🏻,比如房地產價格𓀈。
    上海一位銀行業內人士說:“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唯一的區別在於,央行這次是回購人民幣。”
    【延伸閱讀】野村證券:亞投行的設立有助於人民幣國際化
    近日,亞投行無疑成為各界關註的熱點2️⃣。3月19日上午,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趙揚認為🩵,亞投行在中國擴大對外投資的過程中,將會扮演非常重要而積極的角色🧝‍♀️。
    趙揚表示,亞投行的設立,將使得中國更加容易與其他國家結成投資夥伴,有利於提高人民幣在國際上的接受度和通行度,對人民幣國際化有著積極作用。
    亞投行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趙洋指出🤎,2015年中國的對外投資會有比較明顯的增加,這無論是跟“一路一帶”還是跟亞投行的成立都有關,都有助於中國的企業往外走,也有助於中國加大對外投資。
    從去年的角度來看🧎🏻‍♀️。今年可能更多地是一些長期資本往外走,主要是一些企業的對外投資,配合“一帶一路”的戰略⛹🏽‍♂️,長期的資本投資加大。一方面它反映了中國資本賬戶開放的改革在進一步的推進👋🏼,有利於企業往外投資🔷💇🏿‍♀️。因為過去從長期來看,中國對外都是一個凈投資國,但是過去的一個問題是🤟🏿🧎‍➡️,大部分的投資由官方做出,中國用官方儲備的形式購買了大量的美元國債📨。
    現在可能要做的就是加大企業對外投資🏌🏽‍♀️,,這有利於增加中國的投資回報。從官方儲備向民間的企業的對外投資來轉移,增加中國對外投資的效率。我可能也是中國的長期趨勢,不太可能總是由中國官方來持有外匯儲備⏮。官方想對外投資,其實還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限製,最後只能去買一些低收益的美元國債🪖。
    亞投行在這當中會扮演一個非常積極的角色。如果中國增加對外投資是一個趨勢的話🪘,其實這就意味著亞投行未來的發展空間非常大。第二,從目前其他的一些國家來看🍍🧚🏻,像歐洲𓀓,還有包括其他新興市場國家🗑,本身面臨資金缺口,這也會形成一個比較好的國際環境↕️,使得中國和其他的國家更容易結成投資夥伴,來進行合作𓀐。第三🟪,在這個過程當中,人民幣的國際使用會有所擴大🚣‍♀️。因為在中國的企業越來越多地進行對外投資的過程中,亞投行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的話◼️,所以這個對人民幣國際化也會帶來一個比較正面的影響。
    房地產投資增速放緩至8%
    同時趙揚指出😥👮‍♂️,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下行壓力仍然很大🌊。從財政部公布的2015年1月和2月份各項經濟數據來看,1~2月的工業增加值、房地產投資值等指標都低於野村證券的預期,預計3月份不會有明顯改善👩‍🚀。野村對2015年一季度中國整體經濟增速的預測也從7.1%調整到了6.9%。
    對於2015年全年中國經濟GDP增速,趙揚給出了6.8%的預測👩🏼,並估計2016年會進一步下滑至6.5%。
    趙揚認為,當前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的主要壓力來自於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領域的投資放緩。2013年到2014年,中國房地產投資增速從19.8%下降至10.5%👨🏽‍🚒。由於房地產行業仍處於產業結構的改革和調整中,趙揚預計,2015年中國房地產投資增速會進一步放緩至8%。
    在基礎設施投資方面,雖然政府在兩會中提出要加大基礎設施投資🏍,但由於基礎設施領域主要由地方政府投資🕺🏻,而房地產業的衰弱、地方債務改革調整等因素都給地方政府帶去較大的資金壓力,因此這一領域投資增速同樣持放緩趨勢。
    趙揚表示,房地產業的下行壓力和地方政府土地財政的收縮,削弱了政府積極的財政政策的影響力,這就使得貨幣政策需要更大的寬松力度,來刺激經濟增長。趙揚預測,2015年內,央行將會繼續降準降息各3次。
    消費率上升 經濟結構持續改善
    在中國宏觀經濟的中長期增長上➔,趙揚預測,一方面🫸,隨著投資增速的放緩,整體經濟增速會平緩下降至一個可持續發展水平📮;另一方面,中國的整體經濟結構將會呈現出持續改善的利好趨勢,其中最明顯的表現是消費率的上升。
    在本世紀的頭10年🏑🏞,中國的消費率下降了10%,目前為50%左右。究其原因,一是過去的十多年裏,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伴隨著的是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斷拉大🤚🏼。而高收入人群的消費率遠低於低收入人群🖕🏻,因此收入差距的擴大導致了平均消費占收入支出的比重降低。
    二是近年來勞動年齡人口也就是儲蓄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不斷上升✊🏽,而純消費人群占比下降。
    在趙揚看來,2015年消費率狀況將會有所好轉,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首先,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如稅製改革🫙、新型城鎮化等都有利於縮小收入差距🤾‍♀️,提升平均消費率👅;
    其次,根據目前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可以預測,未來儲蓄人群的占比將會下降;
    第三,“單獨二胎”等政策都反映了政府對生育政策的放寬,從而使得新生兒增加👨🏻‍🦽,未來的消費人群占比將會提升👩🏻‍🦽‍➡️。
    趙揚還對消費率上升對中國經濟中微觀層面的影響進行了分析🚶‍♂️‍➡️。趙揚指出⚛️,消費率上升將會導致新一輪的“國退民進”。消費品一般是競爭力很強的產品,因此消費率上升將會引發一批非競爭性國企退出市場👩🏻‍🌾。
    此外,消費率上升也有助於產業升級。對於服務業來說,因為現在的消費結構中多為服務型消費,這也就預示著服務業占比將會上升;對於製造業來說,廠商的主要客戶由原本的投資者轉為消費者🙇‍♀️,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廠商必須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從而促進產業升級🩰。
    由於企業需要依靠更高的技術來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由此可進一步推測,技術進步將會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延伸閱讀】英媒:人民幣國際化勢不可當 將降低中企融資成本
    參考消息網3月14日報道 外媒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將於5月進行討論並於11月做出決定,是否在現有四種貨幣基礎上將中國的人民幣新增為用來計算特別提款權(SDR)的貨幣🍝。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13日報道🈹,中國渴望實現這一點,正如該國央行副行長12日在北京的新聞發布會上重申的那樣。但還存在一個障礙🚜:人民幣不是而且或許永遠不會是可兌換貨幣,而這恰恰是作為儲備貨幣的一般先決條件🍻。不過,正如花旗集團研究部門的戴維·盧賓在12日發布的報告中所指出的,這一顧慮可能會被擱置在一邊。
    中國在全球出口中所占的份額持續增長。中國經常賬戶交易的近四分之一以人民幣進行結算。
    當然,按照環球銀行間金融通信協會的數據☣️👨🏻‍🦱,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使用遠比美元🛕、歐元乃至英鎊少。但它並不比日元少多少🍄‍🟫,而且在最近剛剛超越加元🌚🫄🏽,成為第五常用的支付貨幣。另外👨‍✈️,雖然差距仍然巨大👨🏻‍🚀,但人民幣已是貿易融資中第二常用的貨幣✢。
    因此,中國已經在大踏步地走向使人民幣成為一種國際化貨幣的目標。其誌不在小,一旦成功不僅能降低中國企業的融資成本,還可以幫助它們拓展海外市場;它也有助於建立一種以中國為中心的金融秩序👨🏽‍🦲,挑戰二戰以後建立的西方主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
    那麽把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將如何推動中國實現其目標呢?正如盧賓指出的🫷🏽,把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實際上不會給各國央行增添把人民幣作為儲備貨幣持有的義務,但它會讓所有持有特別提款權的銀行受到人民幣的間接影響。
    然而,重要之處在於,把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的做法繞過了儲備貨幣必須可兌換的標準。正如盧賓指出的🧡,IMF規定,“儲備資產必須以可兌換外幣來計價和結算”。根據這項規定,目前持有人民幣的央行不能將人民幣列入它們的外匯儲備。但是如果人民幣加入貨幣籃子,它將自動成為儲備貨幣🍊。
    如果是這樣♿,那麽各國央行就可以不受約束地將人民幣作為它們的儲備貨幣🛫🈂️。這將是中國向其戰略目標邁出的一大步🙅。
    盧賓寫道🤱🏻:“創造人民幣負債實際上是中國能夠推進其貨幣國際化的唯一途徑,而中國貿易順差的持續存在意味著中國很難通過國際收支的經常賬戶來創造人民幣的凈負債🧘🏻‍♀️。其結果是🧒🏿🤾🏿,中國需要依靠資本交易來實現其目標👏🏿,而將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
    人民幣被納入貨幣籃子的機會有多大?盧賓指出🫄🏼,IMF有兩個標準:一國在全球出口中所占的份額;其貨幣是否“可自由使用”🤡。
    人民幣遠遠滿足第一個條件。第二個條件與“可自由兌換”不完全一樣。盧賓指出🔯🤷🏻‍♂️,確定貨幣是否可自由使用的一個測試方法就是看它是否被“廣泛交易”。在這方面🤽,人民幣似乎也符合條件。
    據報道,三星電子已經製訂計劃,將開始在韓國開展人民幣交易。人民幣的征途似乎勢不可當💁🏽。
    【延伸閱讀】王維嘉:亞投行的五大挑戰
    中國企業研究所理事長 王維嘉 為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稿
    隨著3月即將結束👰🏽‍♀️,由中國發起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發起成員國報名截至日期也在臨近。在英國的帶動下,德法意瑞盧等一批老牌歐洲國家紛紛“反水”,申請成為亞投行的發起成員國。這在中國國內和世界激起了強烈的反響🎍,將成為一個具有轉折意義的歷史事件。
    回顧二戰後的世界金融秩序的成立背景,是在當時占世界GDP 50%的美國的主導下建立起來的,標誌性機構是1946年成立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微博]和世界銀行[微博]🧿。在1950年代和60年代,又相應成立了區域性的金融機構🌝,如歐洲投資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非洲開發銀行和泛美開發銀行等。這些國際金融機構由世界或相關區域的國家組成。如亞洲開發銀行(亞行)成立於1966年🍪,共由48個亞太地區國家和19個非亞太國家組成。亞行建行時法定股本為10億美元,後來經過多次增資,截止1996年底🟨,亞行的核定股本增至500億美元。
    這些組織成立之初,各國的投票權大體根據當時各國經濟實力的分布。如亞行的兩個最大股東是日本和美國,兩國各占同樣的15.6%的股權和12.8%的投票權。中國是第三大股東🥡,占6.6%🏋🏿‍♀️。亞洲地區作為世界上最有經濟活力和潛力的地區,需要大量的資金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根據亞洲開發銀行測算🧎‍♂️,從現在到2020年期間🫸🏻,亞洲地區每年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將達到7300億美元,現存的國際金融機構遠遠不能滿足這個需求。與此同時,經過35年的經濟高速發展🧽,中國積累了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有動力開拓海外市場🧛,並帶動其他亞洲國家一起發展。如果中國向現有的國際金融組織大規模增資🫸🏻📂,勢必大幅改變該機構的現有股東結構,這對一個已經運行成熟的機構未必是福音。因此成立一個新的國際金融機構,不僅是對中國是合理選擇,也是對現有金融機構的友好選擇。
    由於亞投行和亞行的投資區域基本重疊,投資方向部分重疊(亞行除投資基礎設施外📤,還有扶貧、教育和環保方向的投資和贈款),主導亞行的美國和日本自然會有顧慮。美日聲稱其主要顧慮是由中國主導的亞投行是否能夠規範透明地運行,能否充分考慮被投資國家地區的當地社會和環境影響。即使這些顧慮無不道理,但以此為理由勸阻其他國家不要加入亞投行則完全沒有道理。這種行為反映出美日對可能減少的影響力的恐懼❤️‍🤼,這些擔心大可不必。亞行和亞投行不僅投資重點不完全相同,兩者應該還有大量的合作機會,適度競爭也會使各方更有效率。
    亞投行的成立之所以將成為一個歷史事件💋,因為這是第一個由中國發起並領導的主要國際機構。過去35年🪵,中國主要是打開大門把世界帶入中國;從現在起,中國將走向世界負起一個大國的責任,發揮應有的領導作用。世界的秩序具體體現在一系列的機構和製度當中🌵,一個大國的責任和領導作用也同樣體現在對機構的參與和製度的製定過程中🛺。亞投行標誌著中國邁向世界的第一步🚵🏿‍♂️,要讓這第一步邁得紮實,需要應對下列幾個方面的挑戰👫🏻:
    為人還是為己?
    首先要想清楚亞投行是一個國際金融機構🪟,而不是中國的一家銀行。亞投行必須兼顧各成員國的利益而不僅僅是中國的利益。由於中國在極短的時間裏從一個貧弱的國家變成了一個相對富強的國家🚴🏿‍♂️,國民的心理認知還存在著滯後,作為小國弱國護身符的民族主義訴求仍然高漲。國內的民眾對於身邊的具體利益有具體訴求和切身感知🦸🏼‍♂️🛳,對於國家的長遠戰略利益不甚了了。由於過去沒有這方面的集體經驗,國民🤳🏻、甚至某些政府部門很容易習慣性地認為亞投行完全是為中國國家利益而服務🙅‍♂️。
    一旦國內有這樣的認知偏差🪧,就會給亞投行的治理結構和運行帶來巨大壓力。原因很簡單,亞投行的成員國加入亞投行是為了各自的本國利益🧘🏽‍♂️,如果不能兼顧他們的利益👩🏿‍💻,他們一定會退出。作為發起者、最大股東和領導者,中國甚至可能要犧牲一點自己的眼前的利益以換取亞投行的整體成功。在亞投行這件事上🧙‍♀️,中國並不是“學雷鋒”,而是有重大的國家利益。和任何組織一樣,組織發起者和領導者的最高利益是這個組織的持續存在和成功,而不是每次分蛋糕時多占一點點。
    “硬實力”和“軟實力”
    以中國掌握的投票權🚣🏻‍♂️,應該能很輕易地通過自己想通過的決策,但一個國際多邊組織的運營並非如此簡單。股權和投票權僅僅是“硬實力”🧗🏼,在這樣一個高度復雜的機構中“軟實力”遠比“硬實力”重要🤹🏽‍♂️。不論是事關戰略的決策還是具體的投資決定,決定成敗的不是投票權而是格局、眼光、知識和經驗🙋🏼‍♂️。協調各成員國的利益和意見也是一件有難度的藝術👇🏽。老牌歐洲的成員國都有幾百年國際縱橫捭闔的經驗,亞洲的許多國家也不是省油的燈🤳🏽。在這方面,中國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
    規範與效率
    規範透明不僅僅是國際上的擔心,也將是相對分散弱小的其他成員國的最主要訴求。二戰後世界金融機構積累了許多經驗教訓,亞投行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治理結構的規範透明和機構的運行效率往往是一對矛盾🌴。國際金融機構的成員都是各成員國的政府部門,本來各國對於一個可能牽涉到多個政府部門的決策過程就很復雜,幾十個國家在一起互相協調🏄🏿,溝通成本就更高🧏🏼‍♀️。在過去60年中,世界金融機構的每一個失敗的實踐都可能增加否定性的規範💇🏿‍♀️,這使得本來就具有復雜的多邊治理結構的組織運行流程更加繁復。這就是許多國際金融機構都被批評為低效和官僚的主要原因💡。作為一個新的國際金融機構🤽🏼‍♀️,亞投行應該在這方面有所改進,但不能有不現實的期望📬,因為其治理結構和其他現存的國際金融機構沒有本質區別。在亞投行的創始階段✢,為了確保規範透明,寧可犧牲一點效率。
    嫁接與杠桿
    今天中國的企業已經開始全面進入全球化的時代,民間有大量的海外投資需求。亞投行如果能夠和民間的資金嫁接、合作,將會撬動比股本金大得多的資源。民間的企業和資金缺少對目標國家地區的了解和經驗,亞投行每進入一個國家和地區,都可以分享經驗教訓👭,亞投行在每一個國家成功的投資都能鼓勵民間投資的進入。
    創新與發展
    許多現存國際機構的諸多弊病,往往是由於當年的結構和流程已經不適應變化,但又難以修改。亞投行有機會認真研究這些弊病的根源👂,在創始的設計中盡可能避免。在大型國際金融組織之外,有許多成功的私營和民間金融組織(如孟加拉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尤努斯教授創辦的格萊瑉銀行)在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中作出了巨大貢獻,其經驗雖然不能照搬,但完全可資借鑒。今天是一個互聯網時代,不僅所有的運營系統都可以互聯網化,遠程化,更重要的是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成為和投資目標國當地民眾溝通和交互的重要手段🧒🏿。在重大工程投資的評估和當地社會責任🧗🏿‍♂️、環境保護等方面🚡,新媒體、新技術都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亞投行應該做互聯網時代的第一家國際金融組織🤦🏼。
    亞投行得到這麽多國家的支持和響應,和中國在領海訴求上遇到的反彈形成鮮明反差。這啟示中國通過經濟合作是崛起的最小阻力路徑。中國能否順利崛起不單在於新興大國是否能夠勝過守成大國,而在於能否同時給其他國家帶來利益。中國的崛起不單單取決於中美雙邊關系,更多取決於多邊關系。亞投行的創建就是個最好的例子。這次歐洲諸國不顧美國勸阻加入亞投行⛑️,正是說明只要中國能夠為世界提供公共品,能使得參與的夥伴受益,就會得到大多數國家的支持。
    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影響力的彼消此漲,但只要這種博弈是在公認的和相同的規範下進行的,就是公平的博弈。中國過去35年是現存世界金融貿易體系的受益者,隨著國力的增強和海外利益的擴張,中國比以前更需要於一個有利於全球化的金融貿易體系。建立亞投行這樣的新國際金融機構不僅不是挑戰這個體系🏭,反而是豐富和促進這個體系。不論是國民和政府部門都應該著眼中國的長遠目標👩🏼‍🔧,在亞投行的創始階段給予最大的信任和寬容。亞投行的成功將向世界證明中國有能力成為一個領導大國,有擔當負起大國的責任👩🏼‍✈️👩🏻‍⚕️,有善意向世界提供公共品。
    註: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亦擔任歐美同學會2005委員會共同創始人和第三屆理事長🕟、中國企業家論壇(亞布力論壇)創始終身理事、中國企業家生態協會(SEE阿拉善協會)創始終身會員和章程委員會主席、數字中國共同創始人和常務理事。
    【延伸閱讀】英媒🙋🏻‍♀️:英加入亞投行站美國對手一邊或史無前例
    參考消息網3月24日報道 英國《經濟學家》網站3月20日發表的一篇文章稱,英國采取與最緊密也是最重要的盟友美國不一致的外交政策立場是極其罕見的。在一個事關全球金融治理的有爭議問題上英國與超級大國美國崛起的對手中國站在一邊或許也是史無前例的。
    文章說🙇🏽,然而事實上,這似乎正是美國對英國3月12日宣布的以創始股東身份加入中國牽頭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計劃的解讀。中國當然心滿意足。其他大多數觀察人士都感到困惑🚛。
    文章稱🤽,亞投行是中國提議成立的眾多新機構之一,中國顯然對現有國際金融秩序未能快速適應其驚人的崛起感到失望🏊🏻‍♀️💢。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努力因美國國會陷入停滯。美國仍保持著對世界銀行管理權的傳統掌控。亞洲開發銀行的總部仍設在馬尼拉,但主要由日本官僚管理▪️。
    因此,擁有全世界最大外匯儲備並渴望將其轉化為“軟實力”的中國開始建立一種替代體製或許是可以理解的。中國的計劃不僅僅包括亞投行,還包括與“金磚”夥伴(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共同發起的新開發銀行以及旨在加強與鄰國“連通性”的一個絲綢之路發展基金。此外,在安全領域🤴🏼,有將中國與俄羅斯和中亞相聯系的上海合作組織。
    文章說,美國對亞投行做出了消極的反應。美國官員指出,他們沒有“遊說反對”亞投行。相反🀄️,他們只是強調了這樣的機構遵守國際標準的重要性——透明度、信譽👨‍💻、環境可持續性等等🧑🏻‍🍼。但美國和中國的緊密夥伴新加坡的官員說,當他們決定支持中國的提議時,他們與美國的磋商有些艱難。他們指出,不管怎樣中國都會成立亞投行🧛🏼;與其在外部無助地苦惱,不如進入內部影響亞投行按照國際標準來管理𓀏,這種說法是相當合理的。到目前為止,美國其他的堅定盟友——澳大利亞👩🏻‍🎨、日本和韓國——沒有介入。一個盟友印尼起初沒有參與♧,但後來改變了立場🧑🏽‍🎓。
    文章稱,然而🥸,英國加入亞投行讓人驚訝🚴🚣🏼。到目前為止,亞投行的22個成員國僅限於亞太地區。無論如何🎅🏽,對英國政府來說💷,美國的抵製立場都是反對其加入亞投行的一個有說服力的理由。然而📃,這忽視了2013年12月首相戴維·卡梅倫訪問中國以來英國試圖討好中國的那種膽怯的渴望。同他一起訪華的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赴華英國貿易代表團🦌;此後𓀙,英國政府似乎專註於中國市場的商業潛力。
    《金融時報》援引一位未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的話報道稱,美國“對持續包容中國的趨勢感到警惕,這並不是與崛起大國接觸的最好方式”🈚️。愛嘲諷的英國人或許會指出,一個世紀前,這種戰略相當奏效,當時英國是在任的大國,而美國是崛起中的國家。不過♡,華盛頓不會接受這種類比。

    Copyright © EON4 -【EON4官网活动】全新活动,独家福利等你来! 版權所有

    學校地址🚶🏻‍♂️‍➡️:上海嘉定區勝辛北路1661號 郵政編碼🚶🏻‍♀️:201815 滬ICP備 45690200號-3 電話 021-39966666

    EON4专业提供:EON4EON4平台💻、EON4官网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欢迎您。 EON4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