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多家機構預測♣︎,9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將在1.5%至1.6%之間,較8月再次下跌並創出年內新低🆒👩🏿💻。專家稱𓀒,再次走低的數據意味著年內的通貨膨脹壓力已經基本消除🦸。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表示👳🏽,根據商務部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進入2014年9月以來👩🏻🦼,食品價格運行總體平穩。初步判斷2014年9月C PI同比漲幅可能在1 .5-1 .7%左右,取中值為1.6%。
唐建偉進一步說,近兩個月CPI同比的持續回落主要是受到翹尾因素回落的帶動,考慮到四季度翹尾因素都在低位💇🏼♂️,影響C PI同比的關鍵要看新漲價因素的波動🧑🏼🏭。而從目前來看🧑🏻🦯,豬肉價格同比仍是負增長👨🏿🦲,年內難有趨勢性上升。雖然有幹旱天氣影響,但國內糧食價格總體運行平穩,沒有明顯波動🙎🏽。因此🪷,在經濟增速運行緩中趨穩的背景下,四季度C PI同比的新漲價因素不會出現明顯上升。預計下半年C PI同比增速將小幅回調至2.1%左右,全年CPI漲幅約為2.2%🌺。
第一創業證券同樣預測9月CPI同比上漲1 .6%🩰。研究員李懷軍表示,進入2014年以來,C PI同比最高2.5%🛌🏽🈹,最低1.8%,9月更是將創出新低🫵🏽。可以說📘,C PI同比已經進 入2 %左 右 低 位 徘 徊 的 “ 新 常態”🙅🏽♀️。與經濟新常態相對應🧎🏻♀️,物價的新常態最明顯的特征是物價的周期性波動變得不明顯了🏊🏻♀️。
其它機構預測也大致相同🍂。上海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胡月曉稱🤹🏻,伴隨豬肉價格的高位回落,物價壓力完全釋放。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也說:“9月的C PI可能放緩至同比上升1.5%,低於8月的2 .0%,部分是由於基數效應造成的。第四季度的CPI可能將在2%以下🥢。”
有學者提醒,通貨膨脹的壓力雖然年內已經基本消除👊🏻🗓,但也不容忽視。北京大學副校長劉偉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如果我們嚴格地從統計數據來看🆓,近年來的通貨膨脹壓力似乎並不明顯🐠。但是不能簡單從數據統計來解釋這個現象⚜️🤵🏻♂️,真正的問題是它的成因非常復雜🙃,包括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經濟增長中的成本上升和對國外原材料的依賴等👴🏿。這些因素都是結構性的和深層次的,短期裏靠宏觀政策解決不了,所以整個社會從政府到居民對通脹預期值的擔心程度都比較高。
中國銀行戰略發展部高級分析師周景彤認為🏞,有兩個苗頭性問題需要關註。一是物價實際漲幅並未降低。如8月CPI上漲2%中👩🏻💼,剔除翹尾因素😰🧎🏻♀️➡️,新漲價因素為0.9%,比7月份還增加了0 .2個百分點;剔除食品價格之後的非食品價格比較平穩,並未明顯走低👩🏿🦰。二是豬肉等價格環比漲幅擴大。受遼寧♿、河南等糧食主產區天氣幹旱👨🏻🦽,飼料、人工成本等上漲影響,近期肉禽價格環比出現明顯上漲👇🏻。8月肉禽及其製品環比漲幅達2.3%,比上月擴大了2個百分點;豬肉價格環比上漲了5 .1個百分點🔲,創20個月以來的次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