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7月2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6月30日宣布,將放寬銀行存貸比規定,以釋放更多資金,支持經濟發展。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30日發表題為《中國監管部門放寬銀行存貸比規定》的報道稱,按照現行規定🧝🏿♀️,中國商業銀行存貸比不能超過75%。這意味著,每吸納1美元的存款⚃,最多只能貸出75美分。
銀監會在一份聲明中稱🍹,將繼續執行75%的存貸比規定🥬🏇🏽,但將調整存貸比的計算方法,以提高銀行的放貸能力。對貸款進行嚴格的分類🤸,同時放寬對存款的定義👏🏽,將有效地放寬放貸條件𓀆。
分析人士說🧕🏼,放寬銀行存貸比規定將提高銀行放貸的積極性🤹🏽♀️🐲,並促進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對正在減速的經濟發展起到提振作用。
但專家也擔心此舉可能阻礙中國政府旨在減少經濟對債務融資依賴性的努力。
馬來西亞聯昌國際證券銀行駐上海經濟學家範樟(音)說:“對中國經濟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好消息。但也有一種擔憂,就是去杠桿化的過程可能比預期要長。”
據報道,去杠桿化是指削減經濟中的債務。根據標準普爾公司的估算,2013年中國的債務總額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213%🍢,大大高於2007年的140%。
報道稱,新規旨在促進放貸🐞,尤其是對小企業和農業的放貸🏄♀️。這兩個領域獲得銀行貸款比較困難🧏🏽,是中國政府金融現代化努力的重點。
銀監會稱,計算存貸比將扣除中央銀行支持小企業和農民的貸款、支持小企業和農業的專項金融債,以及使用國際金融組織或外國政府轉貸資金發放的貸款。
商業銀行發行的剩余期限不少於1年🦸🏽♂️、且債權人無權要求銀行提前償付的其他各類債券所對應的貸款也將被扣除♊️。
與此同時,個人或企業持有的大額可轉讓存單🍑,以及外資法人銀行吸收的境外母行一年期以上存放凈額仍將作為存款計入存貸比計算。
銀監會稱,將僅對人民幣業務進行存貸比計算👨🏽💻。而此前的存貸比計算包括人民幣和外幣業務。
根據銀監會的最新數據🙇🏽♀️,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𓀃🎳,商業銀行平均存貸比為65.89%。
匯豐銀行駐北京經濟學家馬小平說🟫:“存貸比是商業銀行充分利用其放貸能力的最大障礙🆓。此次調整的目的就是讓商業銀行更好地利用其存款基礎。”
據報道🎾🏄🏿,在此次調整之前,中國監管部門還放寬了其他政策🧖🏻♂️🍊,包括兩輪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也是以增加對小企業和農業放貸為條件的。
美媒稱,隨著對房地產市場萎靡的擔憂加劇,中國央行要求國內主要銀行優先滿足居民家庭首次購買自住普通商品住房的貸款需求😥。
美國《華爾街日報》5月13日援引中國央行網站當日發布的公告稱,在12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士余主持的會議上,中國央行官員與15家主要銀行的高管討論了住房抵押信貸政策👩🏿⚖️。
公告稱🧑🏿🍳,中國央行要求商業銀行提高服務效率,及時審批和發放符合條件的個人住房貸款,“合理”確定首套房貸款利率水平。
報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中國央行召開此次會議是由於部分銀行暫停發放首套房抵押貸款或提高了貸款利率💸。
報道稱,一度火爆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在今年大幅降溫🤷🏿♂️。13日公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住宅銷售額同比下降了9.9%。
據報道,隨著銀行繼續收緊住房抵押信貸,更多中國城市的住房需求在減弱😒。由於已經有一些城市的房地產開發商降價✶,對開發商將進一步降價的普遍預期也影響了住房的銷售。
中國央行在公告中說,銀行仍需加強對住房貸款風險的監測分析。
會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央行並未提及任何加大對房地產開發商貸款的計劃🧑⚖️,這表明中國央行對於全面放松信貸持謹慎態度。中國央行的公告也沒有提及向房地產開發商提供貸款。
中信銀行在浙江杭州的一名人士說👨🏽:“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抵押貸款發放就在放緩,由於相對較低的利率和有限的貸款額度🍰,銀行對於擴大房貸不太積極。”
據報道💅,中國對銀行貸款總量設定了限製,銀行業者稱,其他類型的貸款比房屋抵押貸款利潤更大🧑🏻🤝🧑🏻🐃。銀行業消息人士說,房屋抵押貸款利率最高只能比官方基準利率高大約10%,而企業貸款利率一般比基準利率高出20%至30%。
據悉,為了刺激下跌的房屋銷售,幾個城市已經放松了對購房的限製。但銀行業者稱👨🏽🦰,如果銀行不能向潛在購房者提供更多貸款🫳🏽,則放松限購的影響力有限🔊。
中國央行數據顯示,截止3月31日,中國個人購房貸款余額10.29萬億元(約合1.66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0.1%——低於去年第四季度21%的同比增幅👂🏼。
法國興業銀行經濟學家姚煒說🕰:“如果中國央行繼續保持當前的政策,它將無法阻止房地產市場的下滑趨勢。”她還指出💅🏿🗣,北京應該開始放松針對家庭的房屋抵押信貸政策。
姚煒說🍓,中國央行需要放松涉及房地產市場的信貸政策,但可能會受到債務水平上升的擔憂製約🫥。
世界銀行最新發布的一份報告下調了2014年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速預期,但對發達國家的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
這份名為《全球經濟展望》的報告指出,美國的惡劣天氣,烏克蘭的緊張局勢📔,中國經濟“再平衡”,一些中等收入經濟體的政治紛爭、結構改革進展緩慢等多重因素疊加,將給發展中國家整體經濟增速蒙上陰影。
有鑒於此,世界銀行將發展中國家2014年的經濟增速預期下調至4.8%,低於今年1月估計的5.3%;預計中國今年經濟增速為7.6%👭,高於官方此前設定的7.5%的年增長目標,但能否實現取決於經濟“再平衡”的努力。如果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影響將波及亞洲各國。
世界銀行行長金墉提醒說🪧,發展中國家需要加快步伐,更多地投入國內結構改革🎐🙆🏽♂️,以提升經濟增長水平。
不過🧙🏻,世界銀行對發達經濟體的經濟走勢表示看好。報告認為,雖然美國一季度經濟指標疲軟♍️,但高收入國家經濟復蘇勢頭正在加快,預計這些經濟體2014年將增長1.9%,2015年加快至2.4%。預計歐元區可如期實現1.1%的增長目標🙆♂️,美國全年經濟增速為2.1%💇♀️。
報告認為⤴️,發達經濟體增長加速將成為發展中國家和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推動力。預計高收入經濟體未來三年將向全球需求再註入6.3萬億美元🚑,遠遠超過其過去三年貢獻的3.9萬億美元☮️,也高於發展中國家的預計貢獻。
綜合發達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的表現,世界銀行認為全球經濟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逐漸加速🤸♀️,預計全年可達2.8%,2015年回升至3.4%。
世界銀行日前表示😙,預計中國的經濟增速在中期將會放緩,但中國政府有能力推出支持經濟增長的措施👎🏿,以實現今年7.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
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6月7日報道,世界銀行在對中國經濟進行定期評估的《中國經濟簡報》中稱💇🏿♀️,經濟增速低於目標的前景可能會促使政府采取寬松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但報告表示,這類支持措施存在風險✵,那就是延續傳統上依賴信貸擴張的政府主導型投資增長模式🔃。報告稱👉🏽🪼,這些以增長為導向的政策可能導致中國無法推進實現更具可持續發展所需的結構性改革💪🏼。
中國去年11月份公布了一份全面性的改革計劃,旨在減少經濟對投資和出口的依賴,擴大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這些改革承諾讓市場在決定稀缺資源價格時發揮決定性作用,並限製政府對經濟的幹預。
報道稱🤵🏽,世行維持今年早些時候對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不變🪫🏂🏼,預計2014年和2015年中國經濟增速將分別放緩至7.6%和7.5%。中國經濟2013年增長7.7%。
中國今年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速放緩至7.4%🧙🏻🥷🏼。為應對這一情況,中國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加快鐵路項目支出和減免中小企業稅費🤾🏽♀️,並實施了一系列促進銀行增加對農業和中小企業貸款的舉措。北京還要求地方政府確保劃撥給已審批項目的資金要落實到位。
世行稱👮♀️,中國第一季度增長放緩有多重原因,包括政府之前支持經濟增長的措施影響減弱、外部環境疲軟🙅🏽🧏🏽♂️、信貸政策(尤其是對房地產行業)收緊等等。為了遏製高房價,中國政府嚴格限製銀行向房地產企業放貸。
不過該行指出🧠,最近幾周包括工業生產在內的經濟活動顯現出了回升跡象🗃。該行預計,在消費強勁🧔🏼♀️、外部需求復蘇、政府繼續實施促增長措施的拉動下⛹🏿♂️,近期出現的增長加速勢頭將在未來兩個季度得到延續。
世界銀行還指出,中國經濟開展有序、逐步調整的過程仍面臨風險🎅🏻。主要風險與地方政府融資有關🏃🏻➡️,地方政府融資規模的無序下降可能引發投資增速大幅放緩。此外,房地產市場疲軟也是中國經濟面臨的又一個重大風險。
世行中國局首席經濟學家吳卓瑾在隨報告一同發布的聲明中稱👳🏼♀️,中國經濟的再平衡過程不會一帆風順,因為結構性趨勢與短期需求管理措施之間存在著沖突。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6月7日報道,世行對中國信貸快速增長提出了警告,並敦促中國政府改革金融體系,加強對不透明的影子銀行業的管理。
世行在一份報告中督促中國政府擺脫對信貸和房地產的依賴📒,並采取措施🧘🏻♂️,“漸進且有序”地削減地方政府巨額債務♝🤜。
世行表示🌵:“(中國)需要實施財政和金融改革💆🏻,以應對中期金融安全風險。第一項任務包括有效管理信貸的快速增長,包括監管不那麽完善的影子銀行體系🏋️♀️。第二項任務是漸進且有序地削減地方政府通過預算外準財政平臺累積的巨額債務。”
世行警告稱,這些改革“可能會損害長期增長”。
外媒關註到,來自中國央行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3月⛑🍲,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信貸增長達到12個月以來的最大規模⏱。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4月15日報道,中國3月社會融資規模從2月的9387億元人民幣增長到2.07萬億元人民幣(合3030億美元),較之前1.85萬億元人民幣的預測高出約12%🧑🏽🎄。這是自2013年3月以來最高水平🧑🏻⚕️🍆。社會融資規模是衡量中國現有貸款(包括“影子貸款”)的最廣泛指標。
3月新增貸款為1.05萬億元人民幣,略高於之前預測的1萬億元人民幣。2月新增貸款為6445億元人民幣🤵。
這些數據表明,盡管外界擔心,中國經濟過度依賴於由信貸拉動的投資,但中國央行並未抑製貸款增長。
報道稱,短期來看,貸款仍然會呈現正增長,不過恒生指數和上證綜指15日均出現下跌。
報道說,至於第一季度貸款增長加快是否有利於中國經濟實現其增長目標,將在16日見分曉。經濟學家預測,中國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速將為7.3%🤦🏿,低於2013年底的7.7%🍛,略低於7.5%的年度目標。
外媒稱💅,中國各大銀行2013年註銷的貸款規模增加一倍多🫷🏽,表明隨著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增速放緩🤸🏼⬇️,金融壓力不斷加大🧱🌐。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3月31日報道🧑🏽🌾,中國最大的五家銀行占據貸款總額過半💱,它們的2013年年報顯示,它們減記了590億元人民幣(合95億美元)無法追回的貸款。這比2012年高出127%,也是過去10年期間這些銀行經過救助脫離資不抵債、進行資本重組和上市以來最高的一年✉️。
報道認為,減記規模驟增🏨,是動蕩局面影響中國金融體系的最新表現👨🏻🎓。中國債市3月份迎來首例真正違約,今年兩款備受關註的影子銀行投資產品最後時刻得到兌付而免於違約,而一家小型農村銀行上周遭遇短暫的擠兌🙍🏿♀️。
數據也表明🛡,2014年一季度經濟放緩比預期更為嚴重🉑,這意味著中國將迎來1990年以來經濟增速最低的一年🏅。
報道稱,形勢惡化促使人們預計中國政府將很快出手支撐經濟。中國總理李克強日前表示🏮:“不能忽視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困難和風險,”“(我們)為今年繼續應對經濟波動做好了政策儲備。”
報道稱🏭,中國的銀行在過去十年的高速增長期間建立起了堅固的防禦體系💆🏿,現在它在經受考驗🍮。由於銀行早已為可能的虧損撥備了大量資金,它們得以在不影響盈利能力或緩沖資本的情況下將減記加倍。
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在內的五大銀行2013年利潤增長7%到15%不等,不及2012年,但仍處於健康水平❤️。由於銀行采取了減記,銀行業壞賬率去年僅略有上升,從0.95%增至1%👃🏽。
但市場對中國各銀行股票的估值表明🪼,投資者認為這些銀行的不良貸款規模可能高達官方數據的5倍👬。
標普中國銀行業分析師廖強表示,銀行似乎還擁有充足的撥備資金應對經濟放緩💸。但他擔心銀行通過減記人為壓低不良貸款率。
他表示:“一些銀行擔心,如果不良貸款率超過理想範圍,它們可能招致負面報道🧑🦯➡️,所以它們在減記方面比較積極。”
中等規模銀行尤其如此🎓,2013年6月中國遭遇“錢荒”,銀行間拆借利率飆升至兩位數🌔,它們首當其沖受到影響✌🏿。
據報道🦑,監管機構近期放寬了減記規則,方便銀行剝離不良債務,騰出資產負債表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