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粵港澳大灣區“跨境理財通”首批業務正式落地,“北向通”和“南向通”業務同步開展👷🏻。多家銀行表示“跨境理財通”業務前景令人期待,已推出豐富的產品供投資者選擇。
個人跨境投資更加便利
10月18日下午👴,粵、港、澳三地金融監管部門公布已完成“跨境理財通”業務報備手續的銀行清單🤸🏻♂️。10月19日上午,首批業務正式落地👐🏿。
據人民銀行廣州分行網站消息,試點落地首日呈現覆蓋範圍廣🛀🏻、主體類型多、業務品種豐富的特點。據初步統計,10月19日上午業務開通一小時後,大灣區境內9市、香港和澳門均已有業務體現👨🏿✈️。內地代銷銀行已成功通過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為港澳個人投資者辦理“北向通”投資資金入賬41筆,涉及金額249.6萬元。內地合作銀行通過代理見證服務,協助港澳銷售銀行為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個人投資者開立“南向通”投資戶115個,成功匯出投資資金8筆👦,涉及金額39.8萬元。
多家銀行表示“跨境理財通”前景令人期待。渣打中國總行副行長兼個人、私人及中小企業銀行部董事總經理李佩蓮表示,“跨境理財通”的實施不僅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重大突破,同時也是個人跨境投資便利化的關鍵一步。在新發展格局下🧗🏻,大灣區客戶對優質投資機會的需求、乃至中國內地與亞洲主要市場的互聯互通需求更加突出🦸♂️👨🏼🎤。渣打銀行期待以此試點為重要契機,推進大灣區跨境業務創新,滿足客戶更多元化、國際化的金融需求。
招行相關負責人認為🎪👨🏿🎤,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對試點銀行提出了多方面的挑戰。從宏觀角度來看,粵港澳大灣區的居民財富積累豐厚,居民的財富管理需求也比較旺盛。但同時✍🏻,“跨境理財通”涉及的粵港澳三地的監管體系、產品體系和資金屬性不同🍉🧑⚖️,居民的投資目標預期和財富管理發展階段也不同。這對銀行的系統搭建、運營流程及投資者教育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銀行產品豐富
從試點首日情況來看,各家銀行各顯神通🩻,推出了豐富的產品🔸。
例如👩🏿🚀,民生銀行的“跨境理財通”產品貨架上,“北向通”業務包含數十只理財類及基金類產品,理財類產品以中短期限固收類品種為主。基金產品包括該行主打品牌“磐石”系列和貨幣基金。“南向通”業務包含數十款存款類及基金類產品,存款產品幣種及期限多元靈活🤸🏿📮,基金產品類型包括貨幣基金🕓、精選美元債券和環球配置股債混合基金三類。
招商銀行“跨境理財通”試點將由招商銀行與招商永隆銀行及招銀理財共同構成業務流程的閉環。其中,“北向通”可購買的產品包括招銀理財發行並管理的公募理財產品和部分基金公司管理的公募基金。“南向通”方面主要由招商永隆銀行主導選擇,其產品主要為香港監管部門認可的🍝、在港註冊成立的公募基金,產品數量約為80只,風險評級在R3及以下✧🍋。
恒生中國攜手母行為“跨境理財通”南向通客戶提供超過140種低風險至中風險的非復雜理財產品🧑🏼🦱📗,當中涵蓋10種不同貨幣的存款產品🌐,包括人民幣及港元等;另有不同區域或環球策略的香港證監會認可基金;以及多種政府及企業債券。在“北向通”業務中,恒生中國將開放線上渠道與香港投資者簽訂“北向通”業務協議💆🏻。業務開通後,香港投資者可通過線上手機銀行、電話及親臨網點等方式進行跨境轉賬或購買合資格的“北向通”投資產品。